受冷空气影响,杭州连续几天将会有中小雨,雨水天气也易导致交通事故多发,对出行产生明显影响。
【资料图】
这两天,杭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各大队接连处置多起交通事故,大多是由于“水滑”引起的单车事故。
遇到雨天,在高速上要怎么开车?有什么需要注意的?遇到紧急情况要如何应对?
今天(3月23日),杭州公安高速交警通过典型案例,为大家分析讲解一下。
高速频频上演“漂移”场面
3月21日,杭州公安高速交警支队四大队辖区部分路段小雨,路面湿滑。当日19时13分许,S14杭长宜高速杭州方向40km+200m处,一辆浙A牌照的重型半挂货车撞向中央护栏后车头发生180度扭转被卡,占用超车道,“当时后车轮打滑,整个车都不受控制,还好人没事。”驾驶员丁某说。
21时29分许,大队指挥中心接处警电话再次响起,一位司机报警称,S14杭长宜高速杭州方向38公里附近,一辆浙C牌箱式货车撞鱼石岭隧道壁事故,占用隧道第一车道,无人员受伤。该事故也是因为隧道内路面湿滑引起的车辆打滑碰撞隧道壁造成的。
经民警现场调查取证发现,这两起事故原因都相同,均因雨天路面湿滑,驾驶员操作不当所导致。四大队民警周斌解释,雨天行车易发生水滑,加上雨天视线不好,因此高速出行更需要谨慎。
同样,3月22日7时10分许,在六大队辖区,G2504杭州绕城高速东线金华方向过下沙服务区3公里左右,一辆小货车发生打滑,撞到了中央护栏后,发生180度漂移,再撞到了中央护栏才停下,幸好没有撞到旁边的车。
包括这起事故,这两天G2504杭州绕城高速东线发生了三起车辆打滑导致的事故,所幸司机都系好了安全带,人员无大碍。
什么是“水滑现象”?
在潮湿天气或雨天,里面会覆盖上一层水膜。汽车在水膜上高速行驶时,水膜会对轮胎产生动压润滑作用;当达到一定车速时,动压润滑和水膜升力共同作用会使轮胎与里面脱离,轮胎滑行于水膜之上的现象,称为“水滑现象”。
很多人小时候在河边玩的“打水漂”,其实就是“水滑现象”的表现之一。当车辆达到一定的速度或水膜达到一定的厚度时,轮胎与地面接触区消失,形成“水漂”状态。发生“水滑现象”是非常危险的,这时轮胎失去附着力,严重时整个车辆会突然变向,甚至翻车。
雨天行车注意事项
1、车辆尾灯要打开。白天也要尽量打开车辆尾灯,雨雾天气会影响行车视线,打开尾灯能让后车从更远距离发现前车,从而有更宽裕的时间应对各种情况。
2、小客车尽量走中间车道。小客车由于车速快,遇到积水路段更容易发生水滑现象,而高速公路正常路段的道路设计排水是往两侧排的,所以三车道以上的路段,中间车道的积水情况会相对较好。
3、远离大型车辆。大型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水雾会严重影响后方车辆的行车视野,严重时会导致后方车辆盲开的情况,如果需要超车时,也尽量快速超越,有条件的路段可以间隔一个车道超车。
4、大型车辆要关注车辆轮胎。大型车辆虽然行驶速度不算快,但长时间的行驶往往容易忽略轮胎的磨损情况,天气好的时候影响不是很明显,一旦遇到下雨,就极易发生打滑侧翻等现象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现在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5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